哈尔滨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哈尔滨公司废业注销|工商税务注销服务
13613664785 | 18245154759
当前位置: > 新闻资讯 >

谁动了我的高温津贴

文章来源: 未知发表时间:2015-08-14 19:02

“哪有高温津贴?连口绿豆汤都没的喝。”北京市向阳北路某小区内,一名中年保安冲记者连连摆手。正值中午,烈日炎炎,他身上的保安服已浸透半截。“在这儿就是你‘爱干就干,不爱干就走’。”这名保安增补道。他死后,是一个4平方米左右的值班亭,一台风扇正不停摇头,送来股股热风。

这名保安也许并不知道,2012年,国家宁静生产监视治理总局、原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天下总工会等4部门曾团结印发《防暑降温措施治理措施》。其中划定,用人单元摆设劳动者在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接纳有用措施将事情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人为总额。

此外,今年7月初,前述4部门也曾再次重申发放高温津贴的划定。另据记者查询发现,事实上,自2007年以来,天下已有27个省市制订了高温津贴的地方尺度。若按北京市的地方尺度盘算,这名保安应该在6、7、8三个月拿到每月180元的高温津贴。

然而,现实的情形是:高温来了,许多人的津贴却不见了。

“缩水”“不见”的高温津贴

就在前几日,“高温津贴”的话题还在山东某高校的校友微信群里炸开了锅。有的人高调“炫富”:“一次性发了一年的,有700~800元呢!”但也有人诉苦:“事情7年,从来没有发过。”

记者观察发现,即便在统一家公司,差别部门之间也会有差异。一名在某制药公司事情了13年的事情职员就向记者吐槽:“合成研发部门每月发200元,连发3个月,但像我们这种剖析部门、后勤部门,就啥都没有。”

类似拿不到补助的征象,并非个例。中国青年报记者查询发现,大谷打工网曾对切合领取高温津贴尺度的人群举行过一次观察,并公布了《夏日下层打工领域高温费观察陈诉》。观察显示,2012年,广州地域74%的受访者称未拿到高温津贴,而在东莞地域的观察中,这一比例就更高,到达82%。此外,2013年,南京地域的被观察者中,未能领到高温津贴的有69%。值得注重的是,领取不到高温津贴的人群中,又以快递员、修建工人居多——这正是露天事情的两个主要人群。

而另一些人,即便拿到了高温津贴,却可能照旧“缩水版”。好比微博网民“Ceci兮兮”就质疑:“我的老板把一部门的人为空出来当高温津贴,还离开两次发放!”

此外,记者还发现,差别性子的企业,差异也很大。一名私企事情职员就表现:“原来在一家小国企干时还发过,厥后跳槽到私营的游戏公司,就再也没见过这高温津贴。”而一名外企职员则告诉记者,公司的工会统计高温天数后,按天天20至30元的尺度发放。而这个日均尺度,已经高于各省市的平均水平。

上述情形,跟广州大学某课题组于今年6月公布的调研陈诉《广州地域高温补助的实行现状观察及对策研究》基本一致。观察显示,在广州地域,在国企事情的受访者中,有近92%的人领到了高温津贴;而在私企事情的受访者中,仅有约43%的人领到过。另据新华网报道,在人社部7月24日召开的新闻公布会上,人社部讲话人也表现,高温津贴的发放情形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好于民营企业,大中型企业好于小微企业”。

高温津贴足额发放为什么这么难

国家部委再三告诫,媒体年年报道,为何高温津贴足额发放照旧难落实?

在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和研究中央主任黄乐平看来,问题的泉源,出在劳资双方的职位差池等上。他以为,在室外露天体力劳动领域,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的状态,并没有发生基础转变。“用人单元不会由于不发高温津贴而雇不到人,也就可以放心斗胆地‘省钱’”。

此外,黄乐平以为,相关工会的作用也没有充实施展出来。“工会部门虽说是工人的‘外家’,可以帮工人维护权益,但现在的维权力度有限,不足以扭转整个状态”。

违规成本低,也在客观上导致了现在的效果。记者查询发现,对于不按划定发放高温津贴的企业,许多省市都有响应的处罚划定,但处罚额度并不高。以广东省为例,劳动者若是没有拿到应得的高温津贴,可以拨打12333热线电话举报,但企业可能面临的最高行政处罚仅为1万元。

另一方面,黄乐平表现,针对不按划定发放高温津贴的企业,虽然有行政处罚措施,但执法部门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

“对劳动掩护的执行情形举行检查,应由人社部门的劳动监察组织来做,但事实上,由于往往另有更大的案件等着他们来处置惩罚,导致他们缺乏余力对此举行监视检查。”关注劳工问题多年的中山大学法学院讲师黄巧燕表现。

“人手太少了,基础管不外来。”重庆市人社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事情职员也告诉记者,他们不会专门为高温津贴的执行情形而举行监视检查。

此外,劳动问题专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梁智还告诉记者,劳动者自身对高温津贴的关注度比力低,也是此项补助“难落地”的缘故原由之一。“由于数额太少,许多人都忽略掉了。”梁智说,当自身权力受到多种侵占时,劳动者往往会优先选择更大的事情去维权。“而且,一些劳动者一定会思量,若是就不多的高温津贴向老板‘维权’,自己事情还能不能保得住?权衡下来,往往就算了”。

黄巧燕也告诉记者,在她的调研履历中,并未听说有工人会专门为了高温津贴去跟老板争取,至多只会在发生其他劳务纠纷时顺带提出、一并要求赔偿。“在一些地方,工人的欠薪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怎么会体贴高温津贴?”黄乐平说。

发放高温津贴对企业也有利

那么,高温津贴不能足额落地,是不是就无计可施?

黄巧燕表现,切合发放条件的劳动者若是想找用人单元要回高温津贴,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去法院起诉,“获得支持的几率会很高”。

记者查询发现,多个省市也给出了高温津贴的申诉渠道,如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机构、仲裁机构投诉。

但黄巧燕也提醒,劳动仲裁虽然免费,时间成本却很高。“许多人会由于这些有形的、无形的成本,最终选择放弃。”她说。

黄乐平则以为,应该让企业明确,淘汰劳动者高温作业的时间、给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提供须要的劳动掩护和福利待遇,可以大大淘汰工伤事故,这样对用人单元也是有利的。“这可能比告诉企业‘不发高温津贴是违法的’,要更有用”。

在梁智看来,高温津贴“落地难”不能把板子全打到企业身上,“究竟它是一个趋利避害的主体”。他提出,政府应该在这方面作出更多起劲。“好比,加大对相关划定的宣传力度,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并对违规企业作出切实的处罚”。

在一些蓬勃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宣传让他印象深刻:在一些出租车、公交车的广告位上,贴的不是商业广告,而是由当地政府张贴的关于劳动者权益的几条主要划定。梁智以为,这样的形式,可以随时提醒民众知晓他们作为劳动者的权益有哪些。

“对劳动者的掩护,不是放在口头上的。”梁智说,“若是有执法而没有执行力,那就只是给各人摆了一个花瓶。实在,只要监视到位了,就能贯彻好。”


文章谁动了我的高温津贴来自:哈尔滨代理记账 www.sjkuaiji.com

Copyright © 2012-2018 哈尔滨工商代理事务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六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