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哈尔滨公司废业注销|工商税务注销服务
13613664785 | 18245154759
当前位置: > 新闻资讯 >

金融一周谈:四大银行去年净利增速回落至个位数

文章来源: 未知发表时间:2015-03-28 10:37


金融一周谈:四大银行去年净利增速回落至个位数

  编者按:又值周末,数数您口袋里的钱,这周是增值了,还是缩水了?作为与您的钱包最为息息相关的金融频道,将通过《金融一周谈》栏目,定期为您梳理一周金融业界要闻大事,探寻金融市场动向走势,甄别秘诀,拿捏脉点。

  中新网3月28日电 (金融频道 张明燕)本周金融一周谈首先关注银行年报,四大行去年利润增速全部回落至个位数;“聚宝金融”公司涉嫌诈骗,投资者组团维权;炒金黑平台“维财金”引多地黄金投资者巨亏;洲海基金深陷兑付危机,投资者不知何时追回资金;

  饱受争议的“贴条险”在上线13天后下线。

  3月27日 羊城晚报:五大行年报四家已交成绩单 利润增速全部回落至个位数

  随着昨日工行和交行发布2014年年报,五大国有银行中仅剩建行仍未交出2014年的成绩单。工行的业绩报告显示,2014年工行实现净利润2763亿元,继续蝉联最赚钱银行。 交行实现净利润人民币658.50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已发布年报的国有四大行利润增速全部回落至个位数,包括工行在内,四家已经公布年报的银行利润增速已经全部回归个位数增长。

  昨日,随着工行、交行先后发出业绩报告,五大国有银行中仅剩建行仍未交出2014年的成绩单。在五家国有银行中,工行利润依然遥遥领先,业绩报告显示2014年工行实现净利润2763亿元,继续蝉联最赚钱银行。不过,利润仅同比增长5.1%,相较于2013年报的10.2%的利润增速相当于“腰斩”。

  同样,中行、农行2014年的税后净利润分别为1772亿元和1795.1亿元,利润增速同比增长8.22%和8%。 昨日交行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14交行实现净利润人民币658.50亿元,同比增长5.71%。

  这也意味着,除仍未公布业绩的建设银行外,当前四家国有银行2014年的利润都回落至个位数增长。据历史数据显示,2013年,五大行的净利润占据中国银行业的61%,中行是2013年五大国有银行中唯一一个利润增速保持增长的银行,而农行2013年则以14.5%的利润增速居榜首。

  据羊城晚报记者了解,除了2010年之外,16家上市银行平均利润增速从2008年开始年年下降,但由于目前年报尚未披露完毕,故2014年上市银行的利润增速显露仍须四月中旬年报披露完毕方能揭晓。

  除了关心盈利能力,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以及不良贷款率也广受关注。截至昨日,已经公布的年报显示,工行、中行、农行以及交行这四家国有银行,截至2014年末不良率已经齐齐升破1%。1

金融一周谈:四大银行去年净利增速回落至个位数

   3月26日 广州日报:“聚宝金融”公司人去楼空 投资者抱团维权

  18个月的本金加红利诱惑,聚宝投资者稳赚不赔。提供在线交易服务,专门从事外汇和差价合约。 投资者每投资一元,公司按照1:1比例贴钱入户。聚宝公司10个办事处遍布全球,投资业务广受好评……这是一家名为“聚宝金融集团”对外宣传的诱人内容。而在近日,本报接获大量举报,许多聚宝的投资客户声称自己已掉入了被骗迷局,之前投资时聚宝公司所承诺的每月产生的红利已变成梦幻泡影,而就连投资者的本金也被公司强行变成了非可交易股票,被套牢在聚宝公司建立的投资系统里。

  这群昔日纷纷看好聚宝金融的投资者,如今正如梦初醒,抱团取暖,在全国各地成立了维权小组,希望通过合法的维权行动为自己争回最后一点本金。

  成都的向女士去年9月加入聚宝投资项目,投资2万美元,约14万人民币。根据公司政策,如果投资启动资金为2万美元还可享受公司更大收益回报政策,“投资一万美元的话,月红利率是8%,两万美元可获得12%的利率”。同时,在领取18个月的红利并得到本金后,公司会上市并鼓励消费者按照相应比例将红利和本金兑换成公司股票。

  2014年9月26日向女士将款项打到一个名为“王军”的账户里,公司也为向女士注册了投资账户,并给向女士寄送合同,一个月后将“股权证”寄送到向女士手中。

  按政策,月初为“可提款时段”,每月15日会把红利打到账上。可向女士在领取了第一个月的400元后就发现问题了。向女士说,在她投资一个月后,本该拿红利时公司发布了一个公告:“公司已提前上市,为让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尽快兑现,公司将把18个月的红利带本金全部转成股票,将投资者与公司的关系变为股权关系。”

  随后这些投资者才发现,这些股票根本不能像正常股票交易市场里的股票一样买进卖出,全部由聚宝公司后台操控,每天由公司主导的交易所进行利润分配。聚宝客服对此解释:“如果股票可以自由交易,那么股价将会一泻千里,为了控制股价下跌,出于投资者的利益,股票由公司后台统一操控。”

  你见过衣服缩水,但知道股票缩股吗?

  一位来自成都的聚宝投资者告诉记者,聚宝公司将投资者的本金与红利强行变成股票后,定价为20美元一股,聚宝公司将投资者的股票缩股,由原来“20美元/股”的股票按15:1的比例兑换成新股票,即300美元/股。

  一个月前,公司每天卖了股票之后,每人就定额分配到0.2股,提现后约为60美元,随后分得更少。由于每次提现还要扣税,因此到投资者手上的现金不多。而更令投资者不满的是,现在系统里提不到一分钱,也没有显示任何股票交易信息。

  “完全空了。”向女士向记者说。

金融一周谈:四大银行去年净利增速回落至个位数

  3月25日 今晚报:炒金黑平台“维财金”涉欺诈 用户10天亏逾12万

  据中国证监会[微博]福建省监管局披露,总部位于湖南、业务遍及全国的“维财大宗贵金属交易所有限公司”,是引发多地黄金投资者巨亏的炒金“黑平台”。国家工商总局的全国工商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信息显示,2010年2月成立的湖南维财贵金属交易所,未经任何金融监管部门审批。从成立到被查处时,“维财金”全国注册用户达到3.9万人,发展了27个省级代理商。

  记者从福建省证监局了解到,仅在福建省,维财贵金属交易所下属的“代理公司”就以实物贵金属交易为名,累计非法成交贵金属期货交易585.96亿元,大量消费者陷入了投资陷阱。

  记者获取的一份《“维财金”交易手册》中规定,“维财金”通过类似炒股、期货的交易软件销售,投资者可像买卖股票一样,从行情涨跌赚取差价,交易所和代理公司则按交易量收取佣金。但在实际中,这一交易方式让“黑平台”大赚佣金,消费者频频巨亏。

  据办案人员介绍,炒金“黑平台”在交易软件的设计中,通过技术手段操纵价格,导致客户频繁交易,产生高额手续费“自肥”。“金价上涨时你卖不出,亏损时系统却帮你自动下单。”41岁的浙江衢州籍投资者黄先生介绍,自己先后投入了13万元购买“维财金”,其中一次在“短短10天里就亏掉12万多,账户只剩下7000多元”。

  与投资者巨亏相对的是,这家花2000万元注册资金开办的“黑平台”,却通过黄金期货交易向投资者收取手续费、递延费等各种佣金达数亿元。

金融一周谈:四大银行去年净利增速回落至个位数

  3月25日 北京晚报:洲海基金公司人去楼空 投资者20万元不知何时追回

  都说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回还真让刘先生赶上了,他20万元的投资到期了,本金却迟迟不能兑现,就连基金公司的办公地点,也是人走楼空一派破乱不堪的景象。刘先生怀疑自己的钱被对方卷包会了。昨天,刘先生向证监会反映了此事。证监部门答复他,洲海基金属于他们的监管范围,将有工作人员调查核实此事。

  刘先生是工薪阶层,为了多赚点利息,去年2月,他经朋友介绍,花了20万元认购了洲海基金。根据洲海基金官网显示,基金投资关注的重点领域包括:商业地产、矿产资源、文化传媒、高新科技、健康产业、能源与环保等6大方面,涉及数个项目。但在刘先生与洲海基金签订的合同书上,并没有注明投资的到底是哪一个项目,也没有具体的项目名称和介绍。

  “当时我被告知这些都不用细究,基金的收益非常稳定,我的20万元投资,期限为一年,收益能达到10%至12%,并且,半年付息,到期还本。”刘先生说,显然这要比存定期利息高。到半年的时候,他顺利拿到了1万元利息。转过年来进入2月,按照合同规定,此时,刘先生应该连本带息收回22万元。但左等右等,剩下的21万元迟迟不见踪影。

  在多次拨打电话未果的情况下,刘先生辗转来到洲海基金位于广渠门外洲海大厦的办公地一探究竟。让他吃惊的是,办公地点已经人去楼空。“4层已经租出去了,2层、3层都是空的,里面乱七八糟的样子,根本不像有人在办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公司出了问题。”此后,刘先生又仔细查看了基金公司的官网,发现上面正在募集、没有兑付的多个投资项目,总金额达到了十几亿元,“现在有多少人受骗还不得而知。”

  其实,洲海基金深陷兑付危机,在投资圈里早已被众人议论多时。有人分析认为,造成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资金链的断裂。刘先生说,他听说事后有人成立了投资人维权委员会。在洲海基金公司的墙上,记者也看到,这里贴着多份该委员会发出的通告。

  其中一份通告上称,洲海濒临崩溃边缘,迫于投资人的强大压力,洲海基金董事长在两名高管的陪同下,在委员会指定的时间与地点,与十余名投资人代表进行了沟通,承诺会积极配合集团总经理完成对项目的盘活。对投资人,也将及时汇报项目进展,直至最终完成所有兑付工作。

金融一周谈:四大银行去年净利增速回落至个位数

  3月25日 新京报:“贴条险”上线13天下架 保监会称其涉嫌非法经营

  在保监会发布“贴条险”风险提示的3天后,3月23日下午,OK车险APP下架了上线仅13天的贴条险。OK车险称,“我们目前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以“赔付违章停车”吸引公众的贴条险上线之后,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兴趣,但同时也因其合法性引发了诸多质疑。3月20日,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称,贴条险对违法行为提供赔偿,不符合保险原理,有关机构和人员涉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

  贴条险上线大事记

  ●3月11日

  OK车险推出一款名为“贴条险”的产品,可以为违章停车提供保险赔偿。

  ●3月20日

  保监会发出风险提示,称贴条险不符合保险原理,相关机构涉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

  ●3月23日

  贴条险已无法购买。

  遭到保监会点名后,OK车险曾发布公告称,被贴条的车主不会实际“拿到”补贴,其权益是通过享受OK车险的代办服务、并减免100元罚款的方式取得的。加之服务条款是基于服务内容的一般民事约定,因此认为贴条险不属于保险经营。但记者在3月23日下午登录OK车险APP发现,贴条险已无法正常购买。

  OK车险项目负责人齐石表示,并没有收到有关部门的行政禁令或明示,监管部门对贴条险属性的最后定性有待进一步明确。公司正在配合上海保监局的调查工作,是为了配合调查才下架贴条险。(中新网金融频道)


尊敬的用户请您保持关注,近期“我是歌手第三季”活动有关的新闻与咨询!哈尔滨工商注册

Copyright © 2012-2018 哈尔滨工商代理事务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六顺